编者按: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有一段关于工匠精神的论述:建设知识型、技能型、创新型劳动者大军,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,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。这段内容在唐山市公交总公司内引发了强烈反响,200多名公交维修工更是倍受鼓舞,他们用实际行动去落实着十九大精神。
一双长满老茧的大手,满手洗不掉的油污,钻进修车间,车底下一干就是数个小时;能让“瘫痪”的机器设备运转正常,让“大病”的发动机“起死回生”。唐山公交的维修师傅们,凭借着精湛的技术,全力保障乘客安全出行。
人不亏技技不亏人
11月10日上午,市公交总公司修理分公司一车间50岁的修理工侯爱民正和徒弟们一起,对公交车进行检修和保养,查找排除安全隐患,并不时提醒注意事项。侯爱民从事维修公交车行业27年,从汽油车、柴油车、混合动力车到新能源公交车,他见证了公共交通时代的变迁。十九大报告里提出的“工匠精神”是侯爱民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。做为一名老党员,他将继续做好“传帮带”,弘扬工匠精神。
年轻的维修工们在侯师傅传授维修、保养知识时,虚心学习、随时请教,侯师傅总是不厌其烦的指点操作。目前,侯爱民带出来的几十名徒弟已成为公交维修的技术骨干。刚刚在修理工技能大赛中荣获电工组第一名的王军告诉我们,他钻研业务的诀窍就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,每解决一处技术难题,他都要记在本子上慢慢钻研,他相信“人不亏技、技不亏人。”
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技能型人才
近年来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我市公交车更新换代快,CNG、LNG、混合动力、纯电动等各类节能环保车的投入使用,公交车辆维修技术也需要不断提高,随之而来的公交车维修理念也需要逐步转变,这给公交修理提出了新的课题。
修理分公司经理周韧介绍说:“目前修理公司承担着总公司2000多部公交车的维修工作。为了保障一线运营用车,为市民提供安全的出行环境,公司通过开展‘经验交流会、职工技能比武大赛’等一系列活动提高修理工们的技能。他认为企业要长足发展,最重要的还是培养人才。他相信,人才要‘养’,真正有水平、有思想、懂技术的人才都是通过日就月将的积累逐步养成的。”
十九大报告提出“要弘扬劳模精神、工匠精神,要重视技能型人才”党的十九大让劳动者们看到了更好的未来。
(刘佳 王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