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大多数人眼里,售票员应该是女性,因为在她们身上有着这一职业不可或缺的柔性美,可是在我市最繁忙的公交线路、每日承担着近2.6万人次出行任务、被市民亲切的称为“百姓线路”的114路中,却有着一支万花丛中“两点绿”的售票员队伍。这“两点绿”就是114路0402和0404车组的男士售票员李敬程、王晶,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男票(务)也精彩,可在他们身上发生的故事也显示了这一平凡岗位的不平凡。
“大妈,您慢点,不用着急,我来扶您下车”,售票员李敬程一边搀扶着老人下车,一边有条不紊的引导其他乘客有序登车。在谈及当初因从技术岗(修理工)转到售票员岗位而遭到家人和同事时不理解时,他只是淡淡的一笑说:“原来总感觉自己属于腼腆型的,转岗后能在服务中离百姓更近一些,再者也正好锻炼一下自己的性格,我觉得现在挺好。”
可当这位26岁的汉子说起谈恋爱的时候,却满脸羞愧的说:“爸妈早就着急了,原来的修理岗位是整天一身油黑,现在这岗位干净了,可离不开呀,现在全市都在创文明城,加上有些同事在休年假,我这无事一身轻的人得顶上去呀,”说到这里,他顿顿了说:“这事急不得,再者队里的领导和同事也都操着心呢。”
对于生活,他总是“马马虎虎”、一拖再拖,可对于工作,在同事眼里岗位就是他的家。这就是他所说的平凡且精彩的李敬程。
“大哥,您去的开尔站叫开尔尚城家园站,注意听我们报站,您旁边的大姐经常做我们的车,她也在那下车,看着别过站。”王晶一边售票,一边对这位持外地口音的大哥嘱咐有加。
2009年,当时只有23岁的他就到了售票员岗位,一干就是8年,和许多同龄人一样,王晶也有过所谓的远大梦想,但岁月的磨砺使他认识到精彩的人生是从平凡的坚守中得来的。
2015年,公交总公司组织后备人才选拔,他通过自身努力和扎实的文化素质经过层层选拔和考核,得以进入到最后的现场演讲、应答关,但在现场接到的一个母亲突发心脏病的电话传来时,他不得以放弃了那次机会。
回忆起当时的一幕,王晶的眼圈红润了。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。他的父亲多年前去世了,作为家里唯一的孩子,他要撑起这个家,但这也意味着他要学会放弃许多。
如今,面对这些挫折,他看起来平淡了许多,也让他更深的体会到生活的不易,工作中少了当初的焦躁,视乘客为亲人,也从心灵寄托变成了一份服务百姓、服务社会的沉甸甸的责任,牢记于心,实践于行。
李敬程、王晶,他们工作、生活中的故事,其实也是好多公交人的故事,虽然没有轰轰烈烈,但他们依然默默无闻的、以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坚守着那份平凡的岗位,并从服务百姓、服务城市发展中展现了生活的精彩和个人的价值。
自登上十米车厢,扛上售票员一职以来,他们没有一次服务投诉、没有一次票款流失的责任行为,因为他们始终坚守着“不与乘客争执、不与私家车主争抢道路、不与企业争利”的“三不”和“盯住乘客需求”、“盯住车厢重点安全防范区域”、“盯住票款”、“盯住站点报站”的“四盯”经验要求和岗位职责,在每日至少6个75分钟的公交单程服务中,他们和其她女售票员一样,在十米公交车箱里以每日3500步丈量着城市的文明,用每月在拥挤的公交车厢里挤出的一个大于“马拉松”的距离,抒写着为百姓服务的情怀,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城管人“出门即上班”的敬业精神和“舍小家顾大家”的大局意识。同时,他们两个人的事迹也再次说明了一个朴实的道理:只要用心坚守岗位,即使再平凡,也能在服务百姓、服务城市的发展中体会到生活的精彩!
(单东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