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日的脚步渐近,市公交总公司现已启动冬运模式。在寒冬市民多等一分钟,就要挨一分钟冻,怎样保证公交正点运行显得尤其重要。如何让市民及时坐上公交车?一条公交线路、一个车队每天是怎样保障冬季运行的呢?
公交车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出行工具,对很多市民来说再熟悉不过。其实除了人们能见到的驾驶员、票务员,为保证公交每天的正常运行,在每辆车、每个车队背后,还有一群后勤保障人员默默无闻、任劳任怨地忙碌着。
什么时候发车?如何控制间隔?全靠站员“排兵布阵”
公交车的发车间隔怎么控制?如何让市民在寒冬里少花点时间等车?这些都离不开车队的“军师”——现场调度员。从2008年底,唐山公交陆续安装并使用了一套智能调度系统,在车队、分公司、总公司建立起三级调度平台。目前已经实现了139条公交线路的全覆盖。但是对着电脑掌控整条线路的现场调度,可不是一项轻松工作。
站员刘丽坤说:“我们首班车5:40发,冬季早班的站员5点必须到位。”在公交运营调度系统的发车调度界面,可以看到每个驾驶员、每辆车的计划发车时间、调度发车时间、实际发车时间、计划到达时间、实际到达时间、班次数等。在车辆行驶过程中,站员可以向驾驶员发送各种信息提醒。早高峰从6:30开始,但调度员最忙的时间是7:30左右,车辆全发出去以后。对于60路车来说,高峰时间是7分钟发一辆车,平峰10分钟,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。
路队队管来得最早走得最晚 夜警每隔2小时巡视车场
凌晨5:20上班,直到晚上9:00末班收车以后下班,车队的队管几乎可以算队里上班最早、下班最晚的人了。队管的工作比较琐碎,负责运营管理、安全工作、行风建设等。20:50驾驶员范志刚驾驶最后一班60路车返回车场,完成收袋、收车打扫、检查等工作差不多又过去一小时,范志刚才安心回家。队长吴波最后检查了一遍场站,关闭一些用不到的灯后也离开了车队。
在所有人都离开以后,保卫科负责东站车场夜间巡查的赵庆春锁好了车场大门。“每个场站都至少有三个我们这样的夜警。”从晚上20:00到次日凌晨6:00,他们每隔2小时就要出来把车场里46辆公交车巡视一遍。
安全员每天早三检及面检告诫 定期进行应对冬季恶劣天气培训
东站车场的门口站着一位工作人员。每辆回来的车,看到他的手势,都会进行一段距离的刹车操作,这位工作人员就会过去检查留在地上的刹车痕迹,做着记录,然后再示意驾驶员打开车灯,进行一番查看后,他会再上车进行检查。这人就是车队的安全员王鑫。“车辆每周需要检查两次安全设施,我一般都是周一和周五上午检查,驾驶员一看到我站在这,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。”检查的内容包括刹车、各类车灯、方向盘、车厢内的灭火器、逃生锤、应急逃生口、座椅、车窗、扶手等。“像刹车都是从刹车印来看,长短是否正常、印记是否均匀等。”
除了车辆,保证安全行驶的另一个重点就是驾驶员。“每个月要对驾驶员集中进行两次安全培训。”培训中会叮嘱驾驶员如何提高安全意识,特别是在冬季,要随时注意一些恶劣天气。在集中培训之外,还会经常单独找一些驾驶员谈话。“要随时观察驾驶员的情绪,有什么不对劲的一定要及时发现,不适合跑车时就帮他们调班。”王鑫说。
维修工每项修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还有专人对车辆进行一日一检
驾驶员李鹏将车开进场,“左后胎出问题了,大约需要多久?”维修人员郭俊简单查看了一下,应该是里面那个轮胎扎带了,需要十几分钟换胎。他将车停好后,就赶紧跑去告诉站员调整自己下一班的发车时间。不到15分钟,郭俊更换完了轮胎,李鹏顺利赶上了调整后的发车时间。“这都算小问题。”今年32岁的郭俊从事维修工作也已经有十个年头了。他指向车间里的另一辆车,“这个才算大工程,需要换离合器,得两三小时完成。最常见的小毛病就是车门漏气关不好或者轮胎出问题,这些都会尽快修好,基本不耽误跑车。”除了每天随时处理这些突发的故障,维修人员中还有一人专门负责对车辆进行轮胎气压、扶手杆牢固性等方面的一日一检。(下转3版)
(上接2版)“一个月还要对每辆车进行一次一级维护。”郭俊说,所谓一级维护,需要对车进行打油,还要把各个部位的螺丝检查一遍,防止松动。“前阵子是最忙的时候,相当于给每辆车进行了一次体检。”因为冬季的气温、路况对车辆的要求不同,公交进入冬运前他们对车队的所有车辆进行了换季维护,包括添加防冻液,一些零件的更换,车上暖风设备的检查、维护等。
首班车凌晨5:30即热车赶不上饭点为常事
凌晨5:40发车的60路是全市最早上路的公交车之一。首班车驾驶员天还没亮就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。
11月9日凌晨,天雾蒙蒙一片。这时候的场站安安静静地停着近90辆公交车,除了当晚的执勤夜警,只有队管和首班车的驾驶员在车队。打开后车盖,检查机油、水、皮带等;上车打火,开车灯,让车提前预热;走下车,擦拭蒙上雾气的前挡风玻璃、后视镜;重新上车打开刷卡机,挂好自己的工号牌……头班车的驾驶员范志刚熟练地进行着这一系列的操作。
“进入冬运以后,每天都要提前3-5分钟热车,让水温、机油、气压等都达到标准,降温天或雨雪天,还得再提前。”已有10多年公交驾龄的范志刚说。5:40他驾驶首班60路车准点驶出了场站。虽然一路上没有多少车,但范志刚把车开得非常稳,“今天有雾,能见度差,更得注意安全。”每到一站,报站提示、退挡、停车、打开车门,他一边熟练地操作着,一边向上车的乘客做好“三声服务”。不少首班车乘客都已跟他成为“熟人”。
对于公交驾驶员匆匆吃上几口饭甚至饿着肚子开车几乎成了常态。10:47驾驶员吴德洪和熊国忠一起吃着饭,但一个是午饭,一个是早饭。“我们都是这样,抽空就吃点,有时候堵车耽误了时间,来不及吃,就得饿着再跑一圈再说。”吴德洪说。他口中的一圈就是跑一个来回,全天要跑4-5圈。按照正常设定,一圈的时间是104分钟,但在白天很难做到不超时。“现在通常都要跑两小时左右,高峰的时候甚至得两个半小时。”驾驶员李鹏说,因为堵车耽误时间,驾驶员能休息的时间也就缩短了,经常是喝口水,上个厕所,就得赶紧跑下一圈了。
保洁员每跑一趟都将车再清扫一遍 最怕气温低了车身刚沾上水就会结冰
公交车每天搭载的乘客成千上万,保持车厢内的干净整洁,给乘客一个舒心的乘车环境,离不开每趟收车后,驾驶员和保洁人员的劳动。
11月9日上午10时许,刚跑完一圈回来的驾驶员范志刚顾不上休息,拿起拖把就把车厢从头到尾拖了一遍,然后又用抹布擦起挡风玻璃和轮胎。“赶快拖完,发车上客前正好能晾干。”他说,按照要求是“一趟一清扫”,即每圈回来后都得打扫一遍,驾驶员主要负责车厢内的地板、轮胎、驾驶室等,其他的由专门的保洁人员负责。
除了负责任的驾驶员会打扫自己的车厢,每个车队还配备了专门的保洁员。清晨6:00,8名保洁员拖着水桶,拿着拖把,开始了一天的工作,他们要负责46部公交车及场站卫生,上班时间从清晨6:00-10:00和下午14:30-16:30点,在这期间每趟车回来,都得把车身外边刷一遍。
立冬刚过天气还不算特别冷,但这个季节刷车水的温度已经凉得扎手。王玉红却说:“现在还好,最发愁的是再过一阵气温到了零下,刚把车身弄湿就会结一层冰,就得用抹布一点点地擦。”除了刷车身,每天还得把车上的玻璃、车厢内的座椅、扶手等都仔细地擦拭一遍,一辆车大约得花30分钟左右。
(徐晗)